「夢啟航」:陶瓷拉杯機製作體驗及交流工作坊
![](https://henrietta.edu.hk/wp-content/uploads/2025/01/20250114_180034-scaled-e1737594011936-300x265.jpg)
![](https://henrietta.edu.hk/wp-content/uploads/2025/01/20250114_171554-scaled-e1737593931916-300x238.jpg)
3B 戴靜欣
在這次團職訓練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二堂。在這堂訓練中,我們一起進行了多個不同的遊戲。而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游戲是模仿聖經(馬可福音)中把癱子從屋頂縋下去的故事。我們要把那位扮演癱子的同學從二樓的主樓梯用黑布抬到側樓梯再抬上三樓stem room。這個過程很考驗我們的團隊合作,大家都很配合地完成了。透過這次的訓練,我們不但從這個遊戲中學習了團隊合作,也有從其他遊戲中學習到合作策略,培養了默契,讓我收穫良多。
5B 易凱盈
透過今次活動,我意識到聆聽他人是何等的重要。不論是在安慰的時候、在分析事件的時候、在吸收知識的時候,都需要聆聽。訓練中透過遊戲方式,讓我去理解及明白如何安慰他人:在他訴苦的時候,不要打斷他,並且給予鼓勵及支持。不要立刻給予他人意見或自己認為可以解決問題的方式,即使是為了幫助他人,也需要先認同他人的情緒,鼓勵他抒發自身的感受。
3D 陳天琛
11月,我參與了fes的團職訓練,實際的參與和我想像中的不一樣,想像中的團職訓練只有查經和單向講授,但實際上卻有不同的遊戲活動。其中令我深刻的是最後一次訓練,聖經中的福音,訓練中使用不同卡牌表達自己對聖經中不同經文中記載的人、事的看法,從討論中分析經文中暗藏的含意。見到組員的分享和看法令我驚歎聖經也能這樣理解,令我獲益良多。
3D 馮樂心
這次的團契訓練非常深刻,我在裏面學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和怎樣信任大家。我最深刻的是第二次團契訓練,在那一次裏面我們玩了很多遊戲,而那些遊戲不是普通的遊戲,裏面的遊戲都需要團隊合作先可以完成。我最深刻的一個遊戲是我們要把其中一個同學搬回課室。一開始我們都覺得沒有可能完成,但是最後我們同心合力成功把那個同學搬回課室,雖然途中有困難,但是我們都很努力做好自己的部份。在這次的經歷裏面我學到怎樣與人合作和做好自己的本分。
3D 柯沛禧
在經歷完長達四星期的團契職員訓練後,我感覺自己對福音更加深入瞭解,亦都令我自己成長不小,明白到自己承擔著傳福音的使命。
我印象最深刻的訓練便是在「傳福音技巧:福音與聆聽」中學習聆聽朋友的話語。我們輪流挑選一張小卡代表自己想講述的事件,並且再聆聽大家想講述的事件。大家的事件有快樂的,也有悲傷的。很多事,我聽完後心裏都不禁泛起一陣同情,原來大家都曾經歷過這麽傷心的事。與此同時,也有同學說出令自己快樂的事,非常熱情,我感覺到深藍色的桌子彷佛變成了明亮的顏色,這或許就是我們每天的生活,也如同這樣悲喜共存。而我試著去感受他們從口中道出的句子內包含著的情緒,再重述出來,說出他們內心的感受。
做完這次訓練後,我意識到我們有時可能並沒有好好聆聽到上帝的話語,在傳福音之前,我們是否應該先好好聆聽並理解上帝的話語呢?究竟我們有沒有真正地好好使用「聆聽」,去幫助別人並把福音傳給更多人呢?我認為這都是我們值得去反思的。
4B 董智恆
對於本次FES的團職訓練,我很喜歡out trip的那次活動,如果可以讓其他顯理學生一同參與就好了,所以我希望有機會讓團職去帶領有興趣的同學來參與。另外,我也很喜歡「聆聽卡」的活動,可以說出自己感受真的好開心哦!最後我也很喜歡第一次的role play遊戲,可以扮演不同角色真開心!!!
4A 陳燕玲
我對第三次的聚會較深刻,一開始我認為自己擅長聆聽別人,直至參與聚會時才發現「左耳入右耳出」不是一個好的聆聽方法,在此次的活動,令我能磨鍊自己的聆聽技巧。
5C 蔡語晴
當中這一個月我們有了大大小小的活動,每個都十分有趣,亦當中收獲不少,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聆聽」。試想想日常生活當中有多少少人可以完整地把你所想的說話全部聽完?再想想你何嘗可以分享一個完整的故事或抒發心情而不被打斷?這個時代的人越來越難去關心他人,聆聽他人,同情他人,大多只是象徵性地說一聲“take care” ,「真架?」「可憐」和「辛苦晒」,當中有幾多真情實意?想關心別人,真的在別人需要時給予聆聽和幫助,有時一句有同理心的話語就可以幫到別人,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學習聆聽。在這個活動中,我聽到許多我身邊的團職說一些我不知道的事,無論開心事抑或是有點難過,但在他們表達的過程中,我更了解他們,亦發現他們的另一面。而我們便想朋友分享完後,學習回應他的情緒,可能對某些人來說回應別人情緒是一件困難的事,但正因如此我們才更應該學習。所以我印象最深刻的活動便是「聆聽」了。
5E 李卓禧
在這四個星期中的團契訓練,我學會要放下成見、放下有色眼鏡去理解和學會聆聽他人,可能你用少少時間去聆聽別人的說話,對別人會是很大的幫助。 再者,當我看見大家在活動中有投入去玩、互相相信對方、互相分享自己,感覺到大家的關係有慢慢拉近。
5D 馬萱瑜
這四次的團職訓練讓我獲益良多。
在第一次中,我們玩了個末日方舟的roleplay遊戲,要選擇犧牲三個人才能開船,我們就選擇了一些行動不便,身體不適的人,但最後我學會了我們其實不應去決定別人的生死或是否得救,神不會拋棄我們任何一個,神的福音是給所有人的。
第二次我們玩了一系列的遊戲,例如:數字遊戲、過河遊戲等,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要抬癱子上樓梯,全部都很考驗我們的默契,我們要分配每一個人的位置,扮演癱子的人也十分勇敢和信任大家。
第三次,我們學會了聆聽,我們要聆聽別人的話,然後複述出來,對我來說是有點難度的,因為自身的短期記憶較差加上睡眠不足,導致複述得不太好,但之後就逐漸熟練了,在聆聽過程也了解了大家現時的狀況。
第四天,我們一起查經,這是我第一次在同一天看這麼多經文,大概有五六篇,但大家也沒有變的煩悶,都很認真地分析經文中的角色、事情經過……從經文中我們明白到神的愛是無私、偉大的,也讓知道成為一個合格的基督徒並不容易,是要犧牲的。
很感恩和開心有機會出席這次的團契職員訓練,希望我能在平時好好運用和牢記著這些事情。
5A 盧婉穎
《木蘭辭》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保家衛國的英勇形象早從小便刻入大家的腦海裡,使人嚮往。而今天很榮幸能有機會參加本次活動,與老師、同學共同欣賞舞台劇《花木蘭》,一起更深入挖掘那其中深邃。
花木蘭本是女兒身,可她卻為了父親在年少之時替父從軍。即便從軍之路艱辛無比、不僅要進行沒日沒夜的刻苦訓練,還要放下自己內心的活潑嬌媚,花木蘭仍是堅持己見、踏上這無盡的漫漫長路。從「自我發現」到「自我認同」,花木蘭經歷了多多少少。在那終日征戰中,戰友們的一一倒下,再到靈魂的再次站起歸家都是無比讓人心痛的。他們本該有著美好的家庭、美好的未來,但是伴隨著他們的,只剩下戰場上的片片腥紅。戰爭結束後花木蘭回歸故里、脫下戰袍的那一刻,她也真正的回來了。舞台劇除了刻畫花木蘭慷慨奉獻、保家衛國的高尚情操外,也展現其強烈的忠勇情懷以及淡泊名利、閒適從容,而無論是父母子女情、戰友情還是戀人情都是我們承傳千年的美德,不但寄托著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對於和平的嚮往,同時亦彰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無處不在的「和」文化。
要說最令我深刻的,無非是那極具震撼性的舞台效果了。不論是戰鬥時激昂音樂的節拍明瞭,還是木蘭回憶過往時光時的悠長感傷都使人身同感受。煙霧的彌漫配合著不同的燈光,加上演員們極其整齊的編舞,那金戈鐵馬、浴血搏殺的情境瞬間躍然於我眼前,使我至今仍歷歷在目,亦讓我感覺到劇組人員在背後的付出和堅持,這兩個小時均由他們一點一滴付出心血所組成,當中的敬業切實值得我們敬佩與欣賞。
總括而言,這次的舞台劇欣賞不但使我更加了解花木蘭自我成長中不同階段的歷程,以及其忠誠、不懼面對逆境與挑戰的堅毅,更增加了我對中華文化傳承的熱情與支持。除此之外,從未欣賞過舞台劇的我也藉此機會開闊了眼界,實在是獲益匪淺。
5E 陳婉玉
首先十分感謝能夠有機會代表學校去欣賞舞劇《花木蘭》,這是我的榮幸。《花木蘭》是以南北朝的《木蘭辭》為基礎的舞劇,內容十分精彩,令人欲罷不能。舞劇的舞台設計比較簡約,以簡單樸素的方式將木蘭從軍生活的環境展現出來。
在舞劇的開篇先以木蘭戎裝獨舞開頭,體現出木蘭英勇無畏的偉岸形象。全劇多以群舞為主。在第一幕中以男女群舞描寫出了了「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的經典場景,在一對對的夫妻離別中表現出來戰爭分離時的悲哀,令人熱淚盈眶。而到後面更是以群舞的形式表現出木蘭於軍營時操兵練兵的情形。其中,男舞者的獨舞更是令人眼前一亮,舞姿乾淨利落,孔武有力且絲毫不拖泥帶水,十分的賞心悅目。
而到後來的雙人舞也是十分養目的,男女舞者的身段舞姿都十分出色,舞蹈是十分精彩的。美中不足的是劇情里並沒有著重刻畫木蘭的戰場上殺敵的故事,令木蘭好似缺少了些許英氣,雖然整部舞劇都十分令人感動,令人潸然淚下,可惜缺少了一個記憶點,舞劇中重複的音樂和情節元素太多,令劇情顯得有些許繁瑣,難以上升至家國的高度。但總體舞者們的身韻舞姿都是很好的,現場觀感很好的,希望以後有這類的活動也可以多多參與。
而在後期的講座裡,教授以木蘭為引,將古代諸多女中豪傑道予我們聽,其中不僅有家喻戶曉的婦好將軍,亦有鮮為人知的瓦氏夫人等等,同時也從歷史文學的角度向我們分析了木蘭,到底是什麼時代的人,這次講座感觸頗多,不僅是令我知曉了何是巾幗不讓鬚眉,更令敬佩的是女將軍們的忠、孝、節、義。歷代女將自傳說至傳奇、到歷史到俗文學、再到傳奇至傳說,女將們的故事將會流傳千古。而同時也令我明白,無論木蘭是真實存在過得女中豪傑,真正刻入人心的早已是那無畏無懼,堅強不屈的木蘭精神。希望以後有這類的活動也可以多多參與。
4E 黃梓妤
《花木蘭》是我看的第一部舞劇,是一次新奇的體驗,舞劇不同於音樂劇,是靠動作呈現劇情,所以需要十分專注。整部劇圍繞花木蘭,其中最能觸動我的是,講述親情和愛情的部分。首先花木蘭替父從軍,亦講述了其他士兵與他們的母親、妻子等家人分別的場景。他們的動作排舞展現了士兵與家人之間的離別不捨之情,十分令人動容,花木蘭初入軍營,她不習慣軍營,亦留戀那個從前作為少女的自己。
後來她與將軍日久生情,雙人舞將花木蘭和將軍的感情展現得淋漓盡致,他們互相追逐對方,但卻不能靠近,即使可以靠近,在家國情懷和殘酷戰爭的局面下,他們終究還是要分開,這段感情也只能為幻夢一場,到頭來一埸空。
後來,花木蘭回歸和平,這段感情亦正式完結。我認為演員的演技非常好,可以完美呈現劇本,之後出乎我意料的演員會面中,演員們也十分有耐心,劇本亦寫得好好,令人深思,服裝十分符合當時的朝代,亦加入了現代的特色。總括而言,這部劇講述了花木蘭的心路歷程、戰爭的殘酷。而且,在簡介小册子可以得知劇組透過圓形,展現了很多東西,例如花木蘭和將軍的感情等,我十分推薦同學觀看這部舞劇。
The following are the reflections from our stud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