窯火天工 多角度探索陶瓷歷史與文化

「窯火天工: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陶瓷精選」展覽從文物館歷代陶瓷珍品館藏中遴選百餘件展出,涵蓋新石器至明清時代陶瓷,跨越七千年。策展團隊力求全面展現中國陶瓷的歷史和文化,為大學的相關教學提供實物例證,並使觀眾能從陶瓷文物的角度,了解古代文明和歷史的發展。

 

中文大學文物館教育主任 黃小姐

我很高興能夠為顯理中學的同學介紹 「窯火天工: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陶瓷精選」 這個展覽。同學們很留心,回答問題時反應熱烈,又富有創意。我很驚喜之前在週會說過的陶瓷知識有不少同學還記得,非常期待同學們的文物文創作品!

2B 張焯喬

經過這個活動我認識了不同瓷器的歷史背景,發現原來古人在以前已經發明了很多不同的瓷器和陶瓷會變色的原因。這次活動讓我知道了原來古人在以前死後家屬會幫忙埋葬鎮墓獸給他,還有原來他們睡覺時用瓷枕的。 

2B 何晞旋

透過今天的活動,我認識了不同朝代的文物,例如是綠釉三層陶樓閣,白釉黑彩臥嬰枕等等。我亦透過導賞員的講解,才知道是次的文物是涵蓋新石器至明清時代,還跨越了七千年歷史。而這次活動對我了解古代生活面貌的幫助,就是令我能夠透過觀看文物這個簡單的方法去認識古代的生活面貌。最後,我對於這次活動都是頗滿意,令我們能增進對歷史的知識,和古代人的生活面貌,美中不足的是沒有更多時間觀賞其他的文物。當然,我也希望能夠再次參與中華文化活動,增進知識!

3B 謝依彤

這次的活動令我更加了解了中國陶瓷的文化,沒想到看似簡單的陶瓷居然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它證明了一代又一代人類的進化和智慧。從陶瓷的圖案,我看到了,以前古人居住的地方,和一些有錢人的娛樂方式,同時也看到了中西交流的證明,例如在陶瓷上能看到一些西方的神話故事。最後,在這次的活動我能了解更多中華文化,我希望下次可以參加有更多中華文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