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古尋根.從墓地看歷史

鑑古尋根.從墓地看歷史

香港墳場考察

2D 李世淳

在10月27日,我跟隨學校前往香港墳場拜祭叔師母(叔何顯理女士)和參觀其他的墳墓去認識在香港開埠時有著巨大貢獻的人物。而這也是我第一次去墳場參觀,學習歷史。而在這一次的考察中,令我獲益良多,而且亦對不少的名人有了深刻的印象。

在之前我對叔何顯理女士的印象都是十分片面,沒有太深入的理解。但經過這次的拜祭後,令我對她有更加深入的認識,我知道了她的四個第一,例如第一位來華的女性宣教士和第一位來港定居的西方女子。還有她原來不只是一個普通的傳教士,還是一位對當時小孩和婦女教了他們很多知識和生活技巧等,如編織和英文等。而且我還認識了一位對他十分印象深刻的名人。他就是何啟。他是一名律師、商人、醫生和政治家。而且他十分聰明,可以從中一級跳到去中四級。真的可以用(神童)來稱呼他。他與白文信醫生共同創辦香港雅麗氏利濟醫院,而且他對當時中國國勢十分關心。在1895年時,寫出《新政論議》,提出改革中國的建議。而且他還是孫中山的老師,亦曾支持他的革命事業。可惜的是他的後人大多數都居住在國外,他的墓碑開始變得殘舊,真是令人惋惜。

最後在這次考察中,我真的學了很多,也領悟了不少,雖然這些名人已經離世多時,但是我們也不能忘記他們對香港的貢獻。沒有他們也可能沒有我們今天的繁華景象。

 

2C 陳玥澄

在這次墳場考察中,可能因為原本就對叔何顯理女士的事蹟有所認識,我最深刻就的墓碑就是叔何顯理女士的墓碑,也對她所做的事情留下了一個深刻的印象。這次的活動令我增長了很多見識,認識了不同人物的故事。我剛踏進這個墳場時,發現這不是電影中那般可怕,我覺得那裏很美麗,我很高興今次可以藉墳場考察去擴闊視野。

 

4B 馬良碩

在這次考察活動中,我第一次為我們的創校人叔何顯理女士掃墓,也令我感受到墓地不一定是令人沉重的地方,其中有來自後人的尊重,也有親人的懷念,這是一次特別的體驗,從中我還見到了楊衢雲先生的墓碑,是一塊無名碑,但是在墓碑上刻有他的行動代號『6348』,這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作為一代革命烈士,因為好友陳少白、謝纘泰害怕墳墓被破壞,在墓碑上只能刻上自己的行動代號,這是十分可惜的。雖然墓碑上只有數字,但是楊衢雲先生的貢獻是不容磨滅的,他的名字和所作所為也會被後人銘記。同時我也聯想到一些軍人,因為常年作為臥底,在墓碑上也不能刻上名字,以免遭人報復,這是與革命烈士楊衢雲先生一樣的境況。

 

4B 吳泰宇

我很榮幸能參加這次學校舉辦的香港墳場考察團,在活動中老師帶領我們參觀和介紹不同人物的墳墓。當我們走進墳場,我們能見到不同文化的墳墓,有的是基督教,有的是東正教,有的是回教,它們處處展示著香港是一個多元化的城市。而這些墳墓中沉睡著過去一個世紀對香港有重大影響的人物,其中不乏政客、革命家等等。例如何啟、楊衢雲等他們都在此長眠,而我們通過他們的墓碑瞭解他們的故事。在這次活動中我深受啓發,在各個偉人的墓碑上瞭解他們的生平,感受他們波瀾壯闊的一生。他們雖然已經不在這個世界上,但他們的故事和意志將永遠流傳。這也讓我明白人終有死亡的那一天,但我們將在有限的日子里,創造屬於我們的故事。

 

4B 陳紫穎

格外榮幸可以參加香港墳埸考察的活動,其中令我認識到跑馬地在未興建馬場之前,是一片沼澤地,此處的污水容易引起瘧疾,於當時而言實不宜居,故英國人便專以此地作埋葬之用,跑馬地因而稱Happy Valley即有「極樂之地」的意思。活動中不僅僅提到了我們顯理中學的校祖叔何顯理女士的生平事跡,還介紹了很多為香港付出重要貢獻的名人,例如郭士立、何啟、何東、楊衢雲和韓山明等。這次活動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有關叔何顯理女士的故事,她是第一位來華的女傳教士,在1841年香港開埠時隨同叔未士和羅孝全遷到香港拓荒。後來更開辦了膳宿學校,寄宿女生的同時又照顧多名孤兒,每天辛勤為主作工。對我來說死亡並不是終結,被人遺忘才是真正的死亡,叔師母的榜樣和見證,成為了激勵人心的動力。因此顯理中學的成立就是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女士,她讓當時在香港的女孩子可以讀書,教她們紡織等技巧。真的很開心能去墓地中看望她,我們一定要永遠紀念她、尊重她。希望學校能多舉辦這些活動,讓學生多瞭解自己的學校。

 

3D 江子亮

我有幸能夠參加校慶日學校組織到跑馬地墳場考察的活動,令我得着良多。

今次活動我們不但看到叔師母的墓碑,並了解叔師母的生平和貢獻,此外學校亦特別邀請了一些專業的導賞員為我們這次在墳場考察進行講解,為我們介紹在香港近百年來作出貢獻的重要人物。而在眾多的墓碑中我最為欣賞的是楊衢雲,他是我國其中一位重要的革命家,他亦是興中會的會長可惜最後被清兵刺殺身亡。他的墓碑也極為特別,他的墓碑上並沒有刻上任何字句。這樣做的目的是要防止反對革命黨的人士破壞墓碑。因此便在墓上刻下了6 3 4 8作為記號,以便人們找到墓碑,而驚奇的是我們這次的考察仍然能看見在墓碑上刻下的數字。故此,這次外出考察的活動令我獲益良多,不但能夠學懂學校的歷史,還能看到香港近一百年來的那些重要人物生平和故事。

 

4B 許洋悅

幾經艱辛遠涉重洋而來,只為將耶穌基督的光帶到華人社區。有關叔何顯理女士的故事,聽了千百遍,今次終於有幸去到香港墳場敬拜。這一次的墳場考察,除了加深我對顯理中學的歸屬感外,亦加深了我對香港重要歷史人物的認識。除叔師母外,楊衢雲的無字碑最令我印象深刻。他為中國人奮鬥,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努力,卻被滿人追殺,落得一個無名碑下埋忠骨的下場。楊衢雲作為興中會的首任會長,組織了大大小小的起義,雖沒有直接推翻滿清,但也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埋下伏筆。我們可以有今天平穩安定的生活,這些長眠於香港墳場的偉人功不可沒。日子一天天過去,只望將來生活在他們功績裏的後輩還能記得他們的付出。

 

4D 宋子鍵

相信我們對墳場的刻板印象都是陰森、恐怖的,可切身進去後才發現是一片平靜的安息之處。首先我們去拜訪了叔師母,這位第一個來到香港為女生爭取學習權力的女傳教士。其後見過的幾個人物都是學霸中的學霸,大多都畢業於中央書院(現時的皇仁書院),這其中有大律師及第一位華人專業內科醫生身份的何啟爵士。同樣也有在50年代時被稱為「香港大老」之一的何東爵士,他在那時香港商業及政治領域有著很大的影響力。

在跑馬地墓地中,有一個獨特的墓碑是無字碑,其主人楊衢雲對中國近代革命有著巨大付出甚至因此付出了生命,死後墓碑上也不敢刻上名字以防被人發現,敢祭拜他就是支持革命。

聽著他們壯烈的故事,可在現時卻只能看到一塊塊慘白的墓碑使我百感交集。人的一生到盡頭,即便你多麽偉大,身體和靈魂都會消散,可是締造的功績卻會被後人記下傳播讚揚,成為人類宏大歷史中的一部分。

 

4B 鄭凱瑩

參加完這次墳場考察的活動,我又收穫了很多,例如更了解叔師母的故事,又或在叔師母後幫助婦女的女宣教士,需知道當時女性的地位十分低下,但卻有女子願意發聲,當我聽到許校長分享時,心裏不禁湧上一陣感動。而且亦讓我看到革命志士—―楊衢雲之墓,從前只在書中看到他的名字,如今卻站在他的墓前,有種説不出的感覺。許校長為我們分享,而看到這無字碑,我心裏歎了口氣,即使後代會讚頌革命黨的起義和革命,推翻清朝的封建腐敗的管治,他們在當時卻是一些死後連姓名都不能刻在墓碑上的人。即使是在做對的事,但在當時反抗就已經是錯了,錯與對取決於看事情的角度。不過我並不覺得他錯了,反而十分欣賞他,即使知道被捕後的下場必定是嚴刑逼供或被殺害,但他亦堅持把思想傳播開來,又發動起義,為了百姓能擺脫無能的清廷管治。這種為民犧牲的精神值得我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