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hristiantimes.org.hk/Common/Reader/News/ShowNews.jsp?Nid=164557&Pid=104&Version=0&Cid=2053&Charset=big5_hkscs

本文刊登於時代論壇第1744期

疫情第一波還未終結,不少學者、KOL已搶著為後疫症時代定調。由中美角力、全球經濟、生活常態,到心靈反思都有論述。教育也是其中重要課題。當時大家一窩蜂探索網上教學的優劣,彷彿網上教學已成未來教育的主旋律。及後很多前線教師都留意到一個有趣現象:以往品學兼優的孩子在網上表現差強人意;相反以往學習有如拉牛上樹的孩子,在網課期間判若兩人。現在我們當然明白,網上教學可能只是幌子,真正在背後操盤的是香港近年大力推行的自主學習。由於華人的學習文化普遍強調嚴厲監督下的呆板操練,這個反差在華人社會特別明顯。以往「好孩子」都馴服於學校常規,現在脫離常規便無所適從;相反那些常規眼中的「搗蛋鬼」,如今卻發現另一片學習天空。

其實大部份家長早就認同自主學習,傳統的“carrot and stick”(賞善罰惡)並不能提升孩子的學習動機;當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目標,學習動機便隨之而來。只不過大家都沉溺於常規帶來的安全感,而正規教育為孩子提供的人生目標,很少真正屬於孩子自己。最近看到William Stixrud在他二○一九年的著作The Self-Driven Child中有相同論述:「有些孩子缺乏學習動力,只因那些孩子的人生目標都是被提供的,從來都不屬於他自己。」這結論當然未能說出全部情況,但至少給我們看到一個現象:以前學習上的優勢,疫情後未必管用,以前學習上的不足,疫情後可能成為成功的關鍵,或者更具體地說:「能自主學習者為王!」孩子不但要重新認識新環境下的優勢和不足,更重要是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使命。而教師角色的轉變就更加明顯,知識灌輸當然還有它的剩餘價值,但肯定不再是教學專業所在。

轉一個角度再看疫情為香港教育帶來的挑戰。最初大家關心清貧學生如何應付網上學習,當然還有在家學習時的親子磨擦,家長一腦子都是問號:「究竟你打緊機定上緊堂?」,及後有較專業的網上測考信度與效度等問題。這些都是地區性的挑戰,從全球性的角度看,有些衝擊是香港人無法想像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二○二○年四月初統計各地因應疫情而停課的情況,發現全球最高峰時期逾九成學生需要在家學習。無數兒童不但從此無法重返校園,更有很大機會成為人口販賣份子的「獵物」。香港教育固然不用處理人口販賣問題,但誰能確定處理全球人口販賣問題的未來領袖不就在我們今天的課室?

廿一世紀的教育是一個全球事業。以前大家視海外交流為花巧的課外活動,現在已成為重要的學習經歷;當一些地區學校仍然糾纏於公開試的「數星星工程」,具世界視野的學校正著眼於提升自己學生在全球的影響力。換句話說,疫情不但沒有使全球化進程慢下來,反而讓教育專業更深刻反思人類在全球化下的互動。此刻的教育不應著眼於「有甚麼現在做不到?」,更應該探索「有甚麼現在做最好?」。文化交流就是一個好例子。過往一個海外交流活動往往動輒數十萬港元,既然各地疫情使全球學習進入網上互動,何不藉此讓各地孩子來一個跨國互動?顯理中學便曾特意為孩子安排這類網上跨國交流,為孩子的生涯規劃加一點全球思維。

全球化的自主學習

雖然大家都知世界很大,但原本很多孩子的世界並不比香港大。其實疫情還未出現,天涯早已若比鄰,疫情只不過讓大家體驗到「蝴蝶效應」不是想像出來的,一地的小習慣也可以導致全球疫症大流行,這正好教導孩子不應輕看自己在全球的影響力。孩子的視野愈闊,讓自己成長的機會就愈多。教師在班房的功力當然能幫助孩子「數星星」,卻無助於讓孩子探索四面牆以外的世界,更說不上培養甚麼影響力。不難想像,疫情過後的教育事業將更加強調自主學習,更加全球化。教師要讓孩子重新了解自身的強弱、鼓勵孩子探索人生使命、將視野從日常生活延伸到全球互動,及至重新審視自身對周遭人和事的影響力。對領受上帝召命而投身教育事業的弟兄姊妹來說,今後必需能夠以四個面向回應教育的未來:

一、信靠上帝,從而認識自己

認識自己可以有很多層次,但唯獨信靠上帝才能看清自己的根本價值。我特別喜歡新興網媒微辣(Manner)廿七歲CEO的分享:「要找到你人生中的價值,而不是找一個代表你的價錢。」先將孩子的價值和價錢脫鉤,這是對很多香港家長的當頭棒喝。但下一步如何?孩子從哪裡可以找到自己最高的價值?在某些地區,人被認為不過是社會機器中的小元件;但上帝卻肯定我們是比天使微小一點的神性創造(詩八5)。世界瞬息萬變,下一刻的失敗可以源於這一刻的成就。為孩子建立一個基督教的人觀在疫後世界尤其重要,讓孩子明白自己的價值不在於一時成敗,才能在風浪面前站穩陣腳。

二、愛及全球,把握成長機會

自從耶穌以大誡命挑戰我們(可十二)「誰是我的鄰舍?」,在往後兩千多年啟發了無數偉大思想。那麼誰是我們孩子的鄰舍?今天手提電話已是人體的「重要器官」,社交媒體能讓孩子敏感於數千里外的人和事,但同時可以麻木於身邊的親與情。有說見識世界重要,認同自身傳統也重要。但讓孩子見識多了、認同多了,卻沒有愛,就如哥林多前書十三章所說,他們只是鳴的鑼、響的鈸。要讓孩子真正把握到疫後世界的成長機會,關鍵不是比人見識得多、認同得多,而是愛得多。開學至今,我與學生、老師、家長說得最多的就是這句老話:”People don’t care how much you know, until they know how much you care.”(無人關心你知道多少,直到他們知道你有多關心人。)

三、忠於知識探求及品德培養

不同學校會以不同的原因鼓勵孩子探求知識及培養品德,有些是為提高孩子競爭力,或爭取個人成就;也有些為了建立社會、貢獻國家。當然還有些是不用原因的:「入了敝校就要盡力。」這些「自有永有」的思考模式當然只有所謂「神級」學校才配得擁有。耶穌對良善忠心有一個有趣的描述(太廿五)。忠心就是盡力發展上帝早已賜下的潛能。這成為基督教教育一個很重要的信念。學習不為外在原因,而是單純為發展自己的潛能,見證上帝的愛。這與華人的根本信念南轅北轍,中國人相信孩子是一張白紙,填滿這些白紙就是教育。而基督教教育相信的是啟發,不是灌輸,不是填滿。

四、誠實無偽,作僕人領袖

西庇太兩個兒子代表著香港人引以為傲的獅子山精神,盡一己之努力向上爬,直爬到權力的核心。耶穌並無否定這兩位大弟子的遠大理想,只是認為他們的理想還不夠遠大。在民智未開的社會,金字塔的式管治相當奏效;但當我們相信我們帶領的是上帝神聖的創造,而我們也尊重這些創造的神聖,那在我們中間就不是這樣,而是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誰願為首,就必作眾人的僕人(可十)。學生當然要學習尊師重道,但教師得到尊重,是因為他們為首卻甘作僕人。回頭再看一眾學者、KOL對後疫情時代的論述,由中美角力、全球經濟、生活常態到心靈反思,都看到世界不乏金字塔頂端的權威,卻嚴重缺乏願作僕人的領袖。

(作者為顯理中學校長。分題為編者所加。)